中医药文化
中医药文化
您的位置:

解锁健康饮食密码——常吃七分饱

时间:2018-12-05 13:49发布人:高燕仙浏览:

  饮食养生

  中国有着丰富而深远的饮食文化,国人对于饮食的讲究在世界上都独树一帜。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,这种饮食文化也更多的加入了养生的理念。使得吃,成为人们保养身体,益寿延年的重要方式。

  说起饮食养生,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在这方面理解颇深,他主张节食以养生,为此还专门写了一篇《节饮食说》,提出了“宽胃以养气“的观点,在他的《上神宗皇帝书》中也谈到“善养生者,慎起居,节饮食,导引关节,吐故纳新”。

  其实,在很多文学哲学派系,宗教中,也有关于节制饮食的一些具体行为规范,如儒家的不时不食,佛教的过午不食,伊斯兰教的斋月等。随着科学和医学的发展,饮食养生的理念不断的丰富和细化。在不久之前小编和一位百岁老人聊天时,他就谈及了自己的养生秘诀,吃饭只吃七分饱。吃七分饱,就是节食养生理念的细化和贯彻到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方式。

  常言道,“饭吃七分饱,话说三分足。”后半句说的是处世哲学,前半句说的是养生哲学。七分饱究竟是怎样的感觉呢?简单来说,就是觉得还没有吃饱的感觉,但对食物的热情已经有所下降,进食速度也明显变慢。它既可以补充基本能量,在下一餐之前不会提前饿,又能进一步限制饮食,避免因为嘴馋吃撑带来不良的健康影响。

  如果你是自助餐的常客,应该经常能体会到吃到撑的感觉——连呼吸都是痛苦的。一旦过量食用膏粱厚味就会导致食积。食积是中医九积之一。“食滞不消,日久成积者。”《儒门事亲》卷三中云:“食积,酸心腹满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》中解释:“食积,食物不能消化,成积痞闷也。”这些说的都是食积的症状。简单来说,食积内停有可能会导致食欲不振,消化不良,脘腹胀闷。另外,长期饱食还会增加肠胃负担,导致餐后血糖飙升,同时因为热量摄入过多,容易造成肥胖,并诱发多种慢性疾病。

  小编

  “别人吃两口就饱了,我是饱了还能吃两口!”“竖着进,横着出,不吃到扶墙出门不罢休”,曾经我们都是这样爱吃撑的大胃王,但现在,小编要告诉你一个悲伤的消息!吃太饱,它真的会撑出“病”,虽然饿肚子伤身又挠心显而易见,但是饱腹更是危害大!

  1、胃病

  吃得过饱所带来的直接危害就是胃肠道负担加重,消化不良。此外,人体胃黏膜上皮细胞寿命较短,每2-3天就应修复一次。如果上顿还未消化,下顿又填满胃部,胃始终处于饱胀状态,胃黏膜就不易得到修复的机会,胃大量分泌胃液,会破坏胃黏膜,屏障,产生胃部炎症出现消化不良症状,长期以往,还可能发生胃糜烂、胃溃疡等疾病。

  2、疲劳

  吃得过饱,会引起大脑反应迟钝,加速大脑的衰老。人们在吃饱后,身上的血液都跑到肠胃系统去“工作”了,容易让人长期处于疲劳状态,昏昏欲睡。

  3、癌症

  日本科学家指出,吃得太饱会造成抑制细胞癌化因子的活动能力降低,增加患癌几率。

  4、骨质疏松

  长期饱食易使骨骼过分脱钙,患骨质疏松的概率会大大提高。

  5、肾病

  饮食过量会伤害人的泌尿系统,因为过多的非蛋白氮要从肾脏排出,势必加重肾脏的负担。

  6、神经衰弱

  晚餐过饱,鼓胀的胃肠会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,使兴奋的“波浪”扩散到大脑皮质其他部位,诱发神经衰弱。

  小编教你几招,让你每次都做到七分饱。

  细嚼慢咽

  大脑发出我饱了的信号需要10-20分种,细嚼慢咽就是给身体足够时间反应自己的饱腹状态,当然细嚼慢咽对消化系统也是十分有益的。

  选择饱腹感强的食物

  选择热量低饱腹感强的食物,多为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、水果,不仅可以让我们快速感知到吃饱的程度,还可以减少膳食结构中蛋白质、油脂的过度摄入。

  调整进食顺序

  比如饭前先喝汤,疏通肠胃,先吃蔬菜,再吃主食,最后吃肉,将营养丰富饱腹感强的食物放前面,热量高营养低的放后面。

  专心吃饭

  吃饭忌一心二用,不论是一边聊天一边吃饭,还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,都会在无意识中多吃,吃完饭及时离开餐桌,绝不给自己多吃的可能。